边疆的生活(边疆生活的作文)

编者按:作者廖天秀 原云南澜沧惠民农场重庆知青。本文选自重庆知青赴云南生产建设**一师五团七营50周年纪念活动。
我非常喜爱《苦乐年华》这首民族经典歌曲。这部经典之作,不仅曲作得好,词填得更好。歌词把人生比喻成一团麻、一条路、一根线、一根藤、一幅画、一片霞;虽然,歌词朴实无华,却句句道出人生真谛。
这支难忘的歌曲,时常拨动着我的心弦,时常让我忆起青春的岁月,时常激起我对遥远边疆生活的回忆。尘封的过去就仿佛再现眼前……
失望
1971年夏季,是我终身难以忘怀的日子,即将毕业的我,面临到边疆、到农村两者必选其一的去向。当听了老知青来校动员后,我豪不犹豫地选择了报名去边疆,因为,去边疆,它冠有那个红色的年代青少年们个个仰慕的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何况,每月还有二十八元的工资,这些钱在当时来说,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再则,小时候唱了一首歌,唱词是:“富饶美丽的潞江坝,人人见了人人夸……”动员我们的老知青,也把西双版纳描绘成;头顶香蕉,脚踩菠萝,甘蔗成林,稻田遍地香等犹似人间天堂。那时还处于物资极端匮乏的重庆,哪经得起这般**。
6月3日。我怀揣着美好的向往,在一片敲锣打鼓、口号震天的人群夹道中,告别了亲人,离开了故土,登上了远去云南的列车。
旅途第四天,到墨江已近傍晚,我们几个女生邀约上厕所,出来时,围上来一群头盘黑布巾,身穿黑色衣裙的少数民族老妪,堵在门外,个个黝黑的皮肤,满脸皱纹,鲜红的牙齿,伸出脏兮兮的双手,恶狠狠地对我们说:“给点钱。”这身稀奇古怪的衣着。野性十足的举止,我们一看心里瘆得慌,吓得不知所措,急忙冲出人群,头都不回地逃回了住处。晚饭后,我们几个,诉说起傍晚的情景,流下了胆怯的眼泪。带队军人来查房,见状问罢缘由,还严厉喝斥道:“哭,哭,哭,明天到了思茅满街都是少数民族,有得你们哭的!”话落,我们几个哭得更伤心了。我想:电影里美丽善良,光彩夺目的阿诗玛,五朵金花哪里去了?摆在眼前活生生少数民族形象,原来是这样的。一下子就颠覆了我的认知!
到惠民农场后,我被分到了二连,连里用牛车到营部来接我们,到了连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场东面的三排低于地面一米多的茅草房,四周荒凉而沉寂。连长把我们领进了屋里,湿漉漉的泥土墙上还挂着水珠,红泥土地面上,四周摆放几张木床,没有桌子,也没有凳子,更没有柜子,一看心就凉了半截。给我们接风洗尘的晚餐,是一大碗红米饭,一大盆炒菜,连长告诉我们:“这顿饭菜,是食堂专门为重庆知青开的小灶,平常,我们都是喝点菜汤。”当天晚上,我失眠了,回想这几天的所见所闻,现实与憧憬真是相距甚远。后面的日子还长着呢……想着想着心中黯然神伤,失望的眼泪浸湿了枕头。
磨 砺
那时,除了白天下地干活,经常是刚吃完晚饭,连队里就响**务劳动的哨声。义务劳动的活儿,主要是扛柴,每次扛柴,都是山高坡陡,路又远,那沉重的木料压在肩上,我都是咬着牙硬撑着。爬坡时一只手支撑地面,一只手护着肩上的木柴,小心翼翼地往上爬,一不小心就会滑下坡去,木柴越扛越沉,若遇上红毛树,扎着脖子又疼又痒有几次都真想把木柴扔掉。每当这时,自己就会在心里默默地背诵***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现在想起,觉得不可思议,那个时候真的把***语录活学活用了。
我们连队主要是负责培育金鸡纳苗,苗圃地里的苗床需用茅草覆盖。记得一次,连队组织到很远的地方去割茅草,那里的茅草,又高又密,左手抓住茅草,右手拿着镰刀,割着割着手中感觉异样,刚撒开手,只见一条蛇从手边溜走,当时吓得手发抖,一**坐在地上哭起来。但还得硬着头皮干,茅草割好后,还要把它捆好挑回苗圃地。我要强的性格,不愿服输,打捆时多捆了不少,结果力不从心,脚步越走越沉,肩膀也越来越痛,一路上,边走边歇,等回到连队已到掌灯时分。
边疆生活不光劳动艰苦,伙食也是缺菜少油,刚去时,每顿都吃干菜煮汤,几片菜叶浮在照得见人影的汤里。猪肉在那时就是个奢侈品,由于人多猪小,逢年过节才能品尝到数得清的几片肉。
有一次过节杀猪的喜讯传出,全连的人都翘首期盼着,可是猪杀了后,却是米线猪(一种得了猪绦虫病的病猪),大家失望至极。连队领导为了大家不扫兴,就安排食堂工作人员将猪肉进行高温煎炸烹饪后,分给大家吃,但知青们还是不敢吃,就把从食堂端来的猪肉送给老工人们吃。佤族老工人魏国成收了一碗猪肉,就着酒,开心地边吃还边招呼我:“香,好吃,你也来吃点。看着他吃得这么香,我心痛得差点流出眼泪,虽然,知青们也馋肉,但这是病猪肉不能吃呀!老工人为了饱口福,连命都不惜了!我的心里五味杂陈,真是一言难尽………
经过多年磨砺,我入了党提了干,还得到群众认可,1975年推荐我去上大学。当时,我以为自己多年接受再教育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可意想不到的是,我却因父亲的问题未能录取。这样的结果,把句号换成了困惑的问号;今后,路在何方?
迷茫
1974年,**建制撤销,恢复惠民农场建制。
1975年冬,一场罕见的严寒,一夜之间无情的霜冻把满山遍野郁郁葱葱的金鸡纳林地,折磨成了枯枝败叶,让我们多少人为此洒下的辛勤汗水付之东流,让一切又归于**。这场霜冻不仅夺去了金鸡纳的生命,更带走了我们的希望,冻僵了我们昔日一颗火热的心,昔日的精气神也犹如冻伤的残叶,飘浮不定。
那时,北京知青通过招生、招工、转插先后纷纷离开农场,剩下了上海、重庆知青无路可走,多数人上班磨洋工,下班打牌,谈恋爱,瞎晃悠。队里失去了往日的活力,犹如一池死水。面对现实,我也白天上班,休闲时织毛衣,绣花,周末,邀约几位同班同学包素馅饺,磨豆腐,点豆花……那时的我们,心情极度苦闷和徬徨,回城无门,求学无路,难道这辈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打发光阴吗?这种无聊至极的日子能熬出头吗?人生无奈,前途迷茫,如同走到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1977年10月底,国家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度,重庆也来滇招收中专生,喜讯传来知青们奔走相告,一夜之间,仿佛又见到了希望的曙光,我也毅然报名参加中专考试,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读复习功课,准备迎接挑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第二年春初我收到了重庆幼儿师范的录取通知书,收到通知书的那一刻,真正感受到啥叫欣喜若狂!这张通知书,从此彻底改写了我命运!
反思
《青春无悔》作者用群体的事例,讲述了四川知青在云南边疆八年的生活经历;重笔叙说了大量骇人听闻的知青事件,揭露了鲜为人知的知青遭受种种**的事例。全书就是一部真切的知青血泪史。然而,我困惑不解为什么书名却叫《青春无悔》。当年为了能去边疆,我们热血沸腾,主动申请,有些人还为此写下**。可是,多年后大家却各显其能,想尽各种办法返城,甚至最终以群体的极端方式表达知青返城的强烈愿望。现在,我们早已返城,无可辩驳的现实使我们表现出集体的反悔。今天我们团聚一起回顾并反思着我们的青春。
五十年的光阴已熬成了故事,我自己多年边疆的生活经历表明: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知青们用汗水和泪水,苦涩和艰辛,希望和憧憬,书写在了长长的蹉跎岁月之中。

烟台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报考贵阳铁路学校有什么优惠政策-怎么报名贵阳铁路学校
安徽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技工学校名单一览表
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2024招生(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电话号码)
安徽化工学校在第九届安庆师范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佳绩
十堰艺术学校舞蹈表演专业介绍
边疆的生活(边疆生活的作文)
河南中药中职学校排名榜(最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官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
云南文山州财贸学校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介绍
藤县中等专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介绍
水钢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有哪些专业?有数控加工专业吗?
郑州信息职业学院招生办电话多少(学生必读)
重庆人文艺术职业学校地址、电话、官网
陕西省商贸技工学校幼儿师范教育专业介绍
重庆工业学校有哪些专业?有物流管理专业吗
兰州计算机学校哪个好
临沂小学五年制,挨打干农活点煤油灯,属于7080年代的独家记忆
江苏沛县中等专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介绍
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张家港」
河北计算机中专学校排名榜(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