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在哪个校区)

*本文为《半月谈》2023年第23期内容
临近考研,广大考生正奋力苦战,只求顺利“上岸”。然而,向来是“人往高处走”的考研,近年来却出现了一个备受争议的现象——“逆向考研”。半月谈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考生从一般认知中排名更高、口碑更好的“双一流”院校,考向综合评价稍弱的“双非”院校读研。
“逆向考研”或成趋势
武汉科技大学不久前公布的该校2023级研究生招生数据显示,2023级硕士研究生新生总数3188名,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新生有64所高校的159人,分布于18个学院。其中,8名第一志愿报考武汉科技大学的新生分别来自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
此外,深圳大学数据显示,该校2023年共录取硕士生5006人,“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达到41%,不乏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学等名校的学生。昆明理工大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有92人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14人来自“985工程”院校,48人来自“211工程”院校,共占比5.8%。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就读于上海、武汉等地,正在备考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双一流”高校大学生,将目标定在普通高校。他们均表示,“逆向考研”现象在考研群体中普遍存在,甚至成了一种趋势。
多种因素导致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逆向考研”多是考生经过对考研形势、专业学科、地域、家庭等多方因素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
——考研人数持续增多,“逆向考研”确保“上岸”。数据显示,近年来,考研人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20年考研人数为341万,2021年为377万,2023年为457万,有预测称2023年考研人数将突破520万。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田友谊表示,不少“双一流”高校的强势热门专业,如计算机、金融等已经成为保研和考研的“角斗场”。因此选择“双非”是一种降低考研成本、提高上岸率的战术。这种低风险、高性价比的选择,并不会抹去他们的本科名校背景。镀金不成,“镀银”也是不错的选择。
——优先考虑特色学科,“双非”院校更具优势。多位受访专家及考生表示,不少“双非”院校在某些专业学科上具有较强的优势,一些“双一流”高校考生考虑发展前景,主动选择“双非”院校优势学科。
从“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的武汉科技大学2023级研究生新生王正告诉半月谈记者,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是该校强势专业,且该校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实力雄厚,承接多项重大学术课题,于是选择来该校读研。
“对我而言,目标院校的专业科研实力比学校名气更重要。”王正说,尽管“双一流”高校具有较强的光环效应,但得益于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发展,“双非”高校在一些细分专业学科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田友谊也表示,一流大学不代表所有学科和专业都是一流,一些“双非”高校在某一学科或专业上实力卓群。以教育学为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师范大学获得了b+的评级,远高于部分“双一流”高校。
——地理、家庭等因素致使考生“逆向考研”。不少考生根据自身情况,报考时更多考虑地域、家庭等因素。例如,部分考生希望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读书就业,部分则倾向于离家更近一些。
此外,部分“双非”院校为提升生源质量,加大对报考本校的“双一流”高校考生的奖励力度,也吸引了部分考生“逆向考研”;另有部分“双一流”高校考生初试成绩不理想,又因读研心切,被迫调剂至“双非”院校;还有少许“双一流”高校考生,因为不愿走出“象牙塔”,选择相对容易考的“双非”高校。
应强调能力而不是学校
部分声音认为“逆向考研”是自甘**的行为,但不少考生表示“自己觉得值就行”。“‘逆向考研’是换一个途径奔向自己的目标。”
有关专家表示,选择“双非”高校的考生,客观上分离了就读学校与个人能力之间的关联,有助于打破唯名校论。且“双一流”高校与“双非”高校之间的流动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院校之间的双向交流会促进新思想、新观点的流动,对学术创新具有积极作用。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王传毅表示,不同类型的高校,定位不同、特色不同、优势不同,应该摘掉“有色眼镜”看待这一现象。
此外,部分网络媒体和考研机构为吸引眼球,故意放大和隐藏部分事实,过度解读“逆向考研”行为,借机造势、贩卖焦虑,获取利益。
田友谊认为,不全面、客观地看待“逆向考研”,会给大学贴身份标签,不仅加剧唯学历、唯名校评价导向,还影响学校之间的平等竞争,对“双非”高校的招生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应该引导学生以提升能力而不是提升学历进行个人学业发展规划。
王传毅认为,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个人志趣与专业的适配性和导师指导的有效性是决定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重要性远超过所谓的学校排名。此外,经管等热门学科目**研竞争激烈,但涉及国家重大战略的高精尖缺学科却时常遇冷,导致冷门绝学难有传承。广大考生应重视报考的专业和导师,并将个人学业融于民族复兴大业之中,才能使个人成长、国家受益。
半月谈记者:田中全万芃琦
原标题《“逆向考研”,就是退而求次?》
来源: 半月谈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茂名中专中职学校排名榜(2024年最新)
鹤壁3+2连读大专招生,鹤壁市公办中专招生简章
2024考研面试时间什么时候(2024考研面试日期)
浙江2024年上卫校学什么好一些(浙江2024年上卫校好吗)
成都华夏旅游商务学校商务外语专业介绍
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在哪个校区)
浙江职高哪个卫校好
成都石化工业学校开展AI智慧导游亭实训平台操作培训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怎么样(盘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宿舍)
宁波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专业介绍
湖南哪里有消防专业学校「湖南消防学校2024年招生简章」
贵州民办体育学校有哪些 贵州民办体育学校名单一览表
重庆读数控技术专业去哪所学校好
2024海南华侨中学观澜湖学校招生 海口华侨中学观澜湖学校招生条件
资中县电子工程学校2024年收费多少钱(资中电子工程技术学校学费)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_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郑州外贸学校招生要求及报名时间
毕节信息工程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介绍
淮南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中专学校名单一览表
贵州省2024年铁路学校学啥好_贵州铁路工程技术学校花溪校区